“脚后跟儿”痛别大意 当心是“跖筋膜炎”
点击量:0

在日常生活中,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:起床迈出第一步时,突然感觉脚底像被针扎了一样疼?或者,长时间走路、站立后,脚后跟儿隐隐作痛,让你步履维艰?这可能是一种常被人们忽视的足部疾病在作祟——跖筋膜炎!

跖筋膜炎虽不似重大疾病那般引人关注,但其带来的疼痛与不适却足以让患者的日常行走变得艰难。那么,什么是跖筋膜炎?它有哪些症状?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?今天,古蔺县人民医院医生就带大家一起揭秘这个足部的“隐形困扰”—跖筋膜炎。

跖筋膜炎也被称为足底筋膜炎,是一种发生在足底筋膜的常见疾病。足底筋膜就像一张弹性十足的网,从脚后跟一直延伸到脚趾,支撑着我们的足弓,帮助我们在行走和跑步时缓冲地面的冲击力。然而,当这张“网”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而受损时,就会引发炎症,导致疼痛,这就是跖筋膜炎。

过度使用:长时间站立、行走,尤其是走在坚硬的地面上,会让足底筋膜承受巨大的压力,久而久之就会引发炎症。爱好登山、健步走、徒步旅行的朋友们尤其要当心。

不良体态:扁平足、高弓足、足跟肌腱过短等足部结构问题,会让足底筋膜承受不正常的拉力,增加患病风险。

体重因素:肥胖人群由于体重较重,足底筋膜承受的压力也更大,更容易引发炎症。

职业因素:教师、警察等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职业人群,也是跖筋膜炎的高发群体。

足跟疼痛:尤其是早晨起床后第一步最为明显。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,足底筋膜处于相对缩短的状态,突然受力时会产生剧烈的疼痛。行走一段时间后,疼痛可能有所缓解,但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又会加剧。

压痛感:按压足跟内侧时,会有明显的疼痛感。这是因为炎症导致筋膜组织变得敏感和脆弱。

活动受限: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行走,甚至导致跛行。这是因为疼痛限制了足部的活动范围。

休息与康复:减少站立和行走的时间,让足底筋膜充分休息。同时,进行康复锻炼,增强足底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。

物理疗法:超声波、电疗、按摩等物理疗法能有效缓解疼痛,促进炎症消退。这些疗法可以加速筋膜的修复和再生。

药物治疗:口服或外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(需谨遵医嘱),可减轻疼痛和炎症。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,从而缓解疼痛。

鞋垫与支具:使用功能性矫形鞋垫或支具,调整足部受力分布,减轻足底筋膜的压力。这些辅助工具可以有效分散足底的压力点,减少筋膜的损伤。

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,可以考虑手术治疗。手术方法包括跖筋膜切除与腓肠肌松解术等,旨在解除筋膜的紧张状态并消除炎症。

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:适时休息,放松足部。如果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,可以尝试穿着舒适的鞋子,并使用鞋垫或支具来减轻足底的压力。

选择合适的鞋子:避免高跟鞋和过硬、过薄的鞋底。选择鞋底柔软、有弹性的运动鞋,可以有效减少足底筋膜的受力。

控制体重:肥胖者减肥后可以减轻足底筋膜的压力,降低患跖筋膜炎的风险。

加强足部锻炼:进行脚趾抓毛巾、足底滚球、靠墙站立拉伸小腿肌肉等锻炼,可以增强足底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,提高筋膜的抗损伤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