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出现皮疹、口腔疱疹、嘴巴痛、流口水、拒食、高烧不退、不吃东西,哭闹烦躁、睡眠不安……
近期,有不少家长带着患有上述症状的孩子到古蔺县人民医院就诊,经过检查,基本都患上了同一种疾病——手足口病。
随着夏日来临,天气逐渐炎热潮湿,手足口病也进入了高发期。古蔺县人民医院普通儿科医生温馨提醒广大家长:一定要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,留心观察孩子口、手、足的表现,发现异常及时就诊。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多发传染病。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-10天,平均3-5天,高发人群为5岁及以下的儿童。全年均可发病,4—7月为主高峰,9—10月为次高峰。
临床表现多以发热,手、足、口、臀部位出现斑丘疹、疱疹为主要特征。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发烧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
手足口病患儿需注意口腔及皮肤卫生,避免继发细菌感染;清淡饮食,对于有发热患儿,体温超过38.5的可口服退热药(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)或物理降温(温水浴、退热贴等)。
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,一般在1周内可痊愈,无后遗症。但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无新症状出现,症状有没有加重或恶化。
1.持续不退的高热(体温高于38.5℃ 三天以上);
2.精神萎靡、嗜睡、不吃东西、有频繁恶心、呕吐;
3.惊闹不止、烦躁不安、呼吸急促、心率增快、面色苍白(退热后也不缓解);
4.肢体频繁抖动、惊跳,睡眠受到严重影响;
5.头痛、眼球上翻、出冷汗、甚至惊厥发作。
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是传染源,传播主要途径如下:
密切接触传播: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、皮肤黏膜疱疹或被病毒污染的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以及床上用品等。
消化道传播: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。
呼吸道传播:吸入感染者(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)的呼吸道分泌物或空气中携带病毒的气溶胶等。
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者
尽量不要与手足口病患者拥抱、分享玩具、共用餐具和洗浴用品等,防止交叉感染。
勤洗手
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、外出游玩回家、如厕后及进食前,
家长和看护人在回家、更换尿布、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及加工食品前,都应及时清洁双手。日常可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,但接触病人及污染物后应选择合适浓度(1g泡腾消毒片兑水1000毫升)的含氯消毒剂洗手。
少聚集
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密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聚集。
常通风
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,保持空气流通。
晾晒和消毒
衣物、被褥、毛巾、尿布等应经常更换并在太阳下晾晒;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要定期清洁和消毒;奶具、餐具等使用后要煮沸消毒。
接种EV71疫苗
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,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。建议6个月至5岁适龄儿童及早接种。